| 
					
					三聚氰胺 Melamine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 
					 
				 | 
				
					|  | 
				
					| 一、物品与厂商资料 | 
				
					| 
						
							| 
								中英文物品名称: | 三聚氰胺(Melamine) |  
							| 
								物品编号: | NA |  
							| 
								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 NA |  
							|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 | NA |  
 | 
				
					|  | 
				
					| 二、成分辨识资料 | 
				
					| 
						
							| 
								中英文名称: | 三聚氰胺(MELAMINE) |  
							| 
								同义名称: | NA |  
							|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 | NA |  
							| 
								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 | formaldehyde 1.5% |  | 
				
					| 三、危害辨识数据 | 
				
					| 
						
							| 
								最重要危害效应: | 
								健康危害效应: | 刺激、皮肤、眼睛、呼吸道。可能有致突变的危害。 |  
							| 
								环境影响: | 无明显生物浓缩作用,具生物降解性。释放至水中土壤中,会挥发及进
							行生物分解;释放至空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反应而衰减。 |  
							|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 | 其蒸气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重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火场中容器可能会破裂、爆炸。 |  
							| 
								特殊危害: | NA |  
							| 
								主要症状: | 刺激、皮肤发炎或过敏 |  
							| 
								物品危害分类: | NA |  
 | 
				
					| 四、急救措施 | 
				
					| 
						
							|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 
								
									| 
										吸入: | 1.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2.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向空气 新鲜处。
 3.立即就医。
 |  
									| 
										皮肤接触: | 1.立即缓和的擦掉多余的化学品。 2.用水及非磨砂性肥皂彻底但缓和清洗。
 3.冲水时脱掉污染衣物、鞋子及皮饰品(如表带、皮带)。
 4.若冲洗后仍有不适感,立即就医。
 5.须将污染的衣物、鞋子及皮饰品完全除污后再使用或丢弃。
 |  
									| 
										眼睛接触: | 1.立即缓和拭去多余化学品。 2.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以上。
 3.小心不要让清洗的污水流入未受影响的眼睛。
 4.立即就医。
 |  
									| 
										食入: | 1. 2.若患者有意识且无痉栾,可给与1-2杯水或4-8盎司牛奶或水以稀释化学物,并立即
 送医。
 3.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或已失去意识或痉栾,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  |  
							|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 | 皮肤、眼睛、呼吸道的刺激 |  
							|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 | 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  
							| 
								对医师之提示: | 若误食时,考虑给予洗胃。 |  
 | 
				
					| 五、灭火措施 | 
				
					| 
						
							| 
								适用灭火剂: | 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  
							|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 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火场中的容器可能会破裂、爆炸。 |  
							| 
								特殊灭火程序: | 
							
							1.彻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灭火 
							
							2.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解物 
							
							3.灭火前先阻止溢漏,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溢漏而先行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 
							
							4.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 
							
							5.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6.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的储槽或容器
 
							
							7.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之灭火训练 
							
							8.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 
							
							9.以水柱灭火无效 
							
							10.大区域之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 
							
							11.尽可能彻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 12.远离储槽
 
							
							13.未着特殊防护设备的人员不可进入。 |  
							|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 | 消防人员必须着耐化学品的防护衣,并配戴正压空气呼吸器(自 携式呼吸防护具)。
 |  
 | 
				
					| 六、泄漏处理方法 | 
				
					| 
						
							| 
								个人应注意事项: | 1.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2.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 
								环境注意事项: | 1.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密闭的空间内。
 |  
							| 
								清理方法: | 1.不要碰触外泄物。 2.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3.用不会与外泄物反应之泥土、沙或类似稳定且不可燃的物质围堵外泄物。
 |  
 | 
				
					|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 
				
					| 
						
							| 
								处置: | 1.作业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 2.作业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与此化学品或受污染的设备接触。
 3.不要与不兼容物(如强酸或强碱)一起使用。
 4.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
 5.空的桶槽、容器及管线可能仍具有危害性的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得从事任何焊接、切割、
 钻孔及其它热的工作进行。
 6.
							可用的紧急处理装备。
 |  
							| 
								储存: | 1.儲存在陰涼、乾燥、通風良好以及陽光無法直接照射的地方,遠離熱源、發火源及不相容 物。
 2.儲存區須標示清楚,無障礙物,並允許指定或受過訓的人員進入。
 3.儲存區附近應有適當的滅火器和清理溢漏設備。
 4.定期檢查儲存容器是否破損或溢漏。
 5.以相容物質製成的儲存容器裝溢漏物。
 6.避免大量儲存於室內。
 7.儲槽須為地面儲槽,底部整個區域應封住以防滲漏,周圍須有能圍堵整個容量之防溢堤。 
							
							避免大量储存于室内
 |  
 | 
				
					| 八、暴露预防措施 | 
				
					| 
						
							| 
								工程控制: | 1.严格管制处理,尽可能隔离或密闭处理。 2.分开使用防暴型且接地的通风系统。
 3.排气口直接通道室外并采取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4.排出废气可能须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
 5.供给充分新鲜空气已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
 |  
							| 
								控制参数: | 
								
									|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 NA |  
									| 
										生物指标: | NA |  |  
							| 
								个人防护设备: | 
								
									| 
										呼吸防护: | 任何可侦测到浓度:正压式全面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 吸防护具辅以正压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逃生:防甲醛滤罐之气体面罩、逃生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  
									| 
										手部防护: | 渗透手套材质丁基橡胶、晴类橡胶、viton、saranex、barricade、chemrel为佳 |  
									| 
										眼睛防护: | 1.化学安全护目镜。2.面罩。 |  
									| 
										皮肤及身体防护: | 1.连身式防护衣。2.工作鞋。3.工作区要有淋浴/冲眼设备。 |  |  
							| 
								卫生措施: | 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 物之危害。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处理此物后,需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  
 | 
				
					| 九、物理及化学性质 | 
				
					| 
						
							| 
								物质状态: | 液体 | 
								形状: | 不透明黏稠状 |  
							| 
								颜色: | 乳白色 | 
								气味: | 轻微刺激臭味 |  
							| 
								pH值: | 6.6-7.2 | 
								沸点/沸点范围: | NA |  
							| 
								分解温度: | NA | 
								闪火点: | ---
							
							
							℉
							
							
							℃ 测试方法:开杯
							闭杯
							
							
							ˇ
 |  
							| 
								自燃温度: | NA | 
								爆炸界限: | NA |  
							| 
								蒸气压: | NA | 
								蒸气密度: | NA |  
							| 
								密度: | 1.18-1.20 | 
								溶解度: | 部分溶解 |  
 | 
				
					| 十、安定性及反应性 | 
				
					| 
						
							| 
								安定性: | 正常状况下安定性高。 |  
							|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 | NA |  
							| 
								应避免之状况: | 高温 |  
							| 
								应避免之物质: | 强酸及强碱。 |  
							| 
								危害分解物: | 甲醇及甲醛。 |  
 | 
				
					| 十一、毒性资料 | 
				
					| 
						
							| 
								急毒性: | 吸入 : 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皮肤:接触初期可能引起轻微刺激,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
 眼睛:对眼睛会有轻微刺激。
 |  
							| 
								局部效应: | NA |  
							| 
								致敏感性: |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造成过敏性皮肤炎 |  
							|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 造成皮肤发炎或过敏 |  
							| 
								特殊效应: | NA |  
 | 
				
					| 十二、生态资料 | 
				
					| 
 | 
				
					| 十三、废弃处置方法 | 
				
					| 
						
							| 
								废弃处置方法: | 1.参考相关法规规定处理。
 2.依照贮存注意事项贮存待处理的废弃物。
 3.可采用控制的焚化法处理或卫生掩埋法处理。
 |  
 | 
				
					| 十四、运送资料 | 
				
					| 
						
							| 
								国际运送规定: | US DOT Hazard Class : 9
 Packing Group: III
 |  
							| 
								联合国编号: | 3082 |  
							| 
								国内运送规定: | NA |  
							|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 | NA |  
 | 
				
					| 十五、法规资料 | 
				
					|  | 
				
					| 
 | 
				
					| 十六、其它数据 | 
				
					|  |